|
||||||||||
|
法国当地时间12月11日下午3点,欧洲时报文化中心 --- 中欧书院开设讲座,邀请资深媒体人、旅法学者、法华作家、一战华工史专家张汉钧,通过视频直播,为海内外朋友介绍一战华工的历史和故事。
讲座中,张汉钧介绍了自己涉猎一战华工史,与很多华工后代交往的经历。张汉钧介绍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英国为了应付劳力严重匮乏,从中国招募了总计至少达160000名的劳工,以从事战地后勤运输及挖壕沟等繁重任务,这些劳工史称“一战华工”。
......
法国当地时间10月16日下午3点,“中欧书院”举行第二次线上讲座,邀请旅法作家、翻译家沈大力教授谈谈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神鬼传奇故事《聊斋志异》与西方奇幻文学的比较。沈大力在讲座中,全程以法语讲授,线上直播收视观众上万。这也是“中欧书院”首次举办的法语讲座。
......
10月9日,沈大力先生假座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以150年前巴黎公社的英雄人物故事,开启了他六十年教学生涯的首次在线讲座。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系列讲座也以“中欧书院”的名义进行了首次线上直播。
作家、历史学者沈大力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法国“巴黎公社之友协会”荣誉会员,他长期研究巴黎公社历史,今年在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的背景下,沈教授又在法国出版了《冲天儿女英雄传》一书。
......
2020年,对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也经历了种种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新春佳节来临,每个人都盼望着这头金牛能带来福气,扭转乾坤!
今年的春节肯定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但我们也希望它能有那么些不一样的有意思,有那么些不一样的温暖和鼓励!
......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于2008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旨在提高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增进其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识。自首届大赛成功举办以来,它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全面升级更名为“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成为海外华裔青少年高手过招的一个大舞台。
......
由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徐悲鸿艺术沙龙与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携手合作承办的《百年鸿程•逐梦1919》主题展览活动于9月20日—29日在巴黎举办。
30年代的徐悲鸿
......
古琴演奏家杨丽宁女士将于2019年4月14日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中法双语音乐讲座之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2003年起,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丽宁女士将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及历史上的趣闻轶事,带您穿越古今,领略古琴的魅力。在这场讲座中,您不仅可以与这位从9岁起就学习古琴的音乐家分享她对古琴艺术的热爱,更享有非常宝贵的现场聆听古琴演奏的机会!
......
诗歌在中国文学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禅诗则为一种神秘的诗歌体裁,在中国和日本均有悠久传统。这里所说的禅诗并非单纯的道家文学形式, 而更多具有佛教文化色彩,故曰“禅诗”。日本的“ZEN”系从中国的“禅”衍生而来,承旨无异。
禅诗所呈“法要”为“道”,即力求“入禅”而“得道”,途径是坐地长久冥思默想。中国宋朝诗人黄庭坚在他的一首词 《渔家傲》里表达了他如此这般“悟禅”的玄妙:
......
《Les Oubliés chinois de la Grande Guerre》是一部介绍描述“一战华工”的法语纪录片。该片从位于法国北部的阿耶特(Ayette)小镇为出发点,以一座英国烈士陵园中80多块雕刻着中文的墓碑为主线展开了探寻之路。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兼编剧雷吉斯·普雷沃先生(Régis PREVOT)于2018年秋初拍摄完成此片,法国电视三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停火一百周年纪念日(2018年11月11日)后,连续数日在北部地方台播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2019猪年新春佳节将至,为了让大家在法国也能跟在中国一样红红火火过大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贴心地推出了迎春嘉年华 系列闹新春活动。
2019年猪年迎春嘉年华 将于 1月26日和27日 隆重推出。
......
11月7日下午,由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访问山东,遇见孔子”山东省旅游主题推介会在巴黎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兼省长龚正、中国驻法大使翟隽、法国旅游发展署署长克里斯提安·芒戴义出席推介会并致辞。法国经济、工业与数字部司长尼古拉·莱尔曼、巴黎6区区长让-皮埃尔·乐高克、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公参李少平、教育公参杨进、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任沐昱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以及来自中法旅游界、工商界、文化界、美食界等各界人士人400多人出席了推介会。来自法国各地的山东籍乡亲也见证了这一盛事。
......
中国书法源流数千载,历经各种书写载体与审美趋势的变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和面貌。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或崇尚金石碑简之质朴荒率,或欣赏绢帛纸帖之精致流丽。对于当今书坛而言,碑与帖作为中国书法的两大重要脉络,更多在于它们能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精神气质、人生阅历和审美眼光。
......
巴黎,法国首都,闻名遐迩的世界大都市,欧洲文明的中心。
敦煌,敦: 大也,煌:盛也,中国西北部沙漠绿洲中的一个小镇。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是两个永远不会发生交集的城市。然而它们却在上个世纪初神奇地相遇了,自从相遇的那一天起,它们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
11 ? 12 ????????????????????????????????????????????????????????????????????????????????????????????????????????????????????????????????????????????????? Jean Franois Doulet??????????????????????????????????????????????????????????????????????????????????????????????????????????????????
......
2018是中欧旅游年,为支持中欧文化交流,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山水丹青(北京)国际艺术中心、欧洲集邮协会和美国集邮集团等机构共同合作,联合推出了“魅力中国 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系列活动。旨在用邮票这种独特和珍贵的载体,让世界再次发现中国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民族之美。
......
通过PPT演示形式,以丝瓷茶文物和艺术品图片配以精确的文字释读,讲解图片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故事,让听众了解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先民的三大原创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自古以来,丝瓷茶就是丝绸之路上对外贸易输出的三大宗中国产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版图中,丝瓷茶是具有鲜明中国印记和东方特质的文化载体和符号,中国因此拥有了“丝绸之国”“瓷器之国”“茶叶之国”的美誉;在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丝瓷茶将发挥诗意、优雅的东方生活美学的独特魅力,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带来福音,诠释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理念。
......
身在法国,还是对法国人民热衷的罢工游行和总统大选一头雾水?
每每谈起政治总是不知从何说起或是说不到点子上?
想要多角度更深入的了解法国文化?
那就不要错过我们即将举办的《探秘马克龙政权和法国政治生态》 讲座了!
......
由北京墨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万物一体——徐善循人体绘画展”将于2018年6月16日至6月21日在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办,徐若谷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将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徐善循关于人体绘画的创作,感知生命的运化,万物于一体。
......
混血小鲜肉老师要来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古琴讲座啦!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目前就读于巴黎国立东方文化语言学校的桂智伟老师可是货真价实的高颜值高智商高学历哦!在这次讲座上,桂老师将不仅将为我们讲授古琴的基本知识,更会亲自为我们弹奏好几首经典古琴曲目呢!想想就好期待哦!
......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是一部划时代的文学杰作,艺术创作的高峰。今人来“红楼”说梦,是一件颇有现实意义的事。“红楼”是一个修辞格,为人类社会的幻象,“梦”则喻示“红楼”里“人生如梦”。读这部小说,旨在领会《红楼梦》给世人的哲理启迪,在红尘中悟禅。
......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
2018年的钟声响起,“叽叽叽”小鸡飞快跑掉辞旧岁,“汪汪汪”,小狗蹦蹦跳跳迎新年。
新春到,新春到!快来邀请你的小伙伴们,来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个“鸡犬不宁”的中国年吧!
秦淮灯会
......
如何来读一首诗?恐怕不仅仅是读懂它字面的涵义,更重要的是感受字里行间传达的韵味,从而领略到它的“诗境”。那么解读一首诗,节奏、音韵、形象这些便成了关键。此次讲座,沈大力教授将带领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古诗《咏鹅》,从修辞和节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中国诗歌的古典韵味之美。《咏鹅》为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生动地描绘出一只白鹅在水上浮游映入一个孩童眼帘中的天真印象。
......
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主办的发现中国名家讲坛--中医传统美容与抗衰老将为我们现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是如何让我们变得更美的。
中医的传统美容抗衰老,绝不仅仅是在面部皮肤上做文章,而是调节全身机能,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平衡健康呢?中医认为,在人体中存在着一条条的通路,这种通路不是血管,不是神经,不是淋巴管,而叫做经络。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周流全身。只有经络通畅,人体才能健康。
......
今年是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手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图片展》。希望通过此次图片展,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更好地领略古典园林蕴含的独特东方美学,
......
中国写意虎名家邢春来先生画展“虎啸”将于2017年3月26~30日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展出。
“爱在东方 情满巴黎”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中国当代写意虎名家 邢春来 先生将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
......
法国美女汉学家朱迪特·戈蒂埃
法国浪漫派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
法国浪漫派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的娇女不仅美貌惊世,令音乐大师倾倒在她石榴裙下,而且才华出众,堪称一位杰出的女汉学家。朱迪特自幼跟因参加太平天国流亡到巴黎的中国文士丁敦龄习汉语,日后将李白、杜甫和李清照的诗译成法文,结集为《白玉诗书》。浪漫派作曲家马勒从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他的第九交响乐《大地之歌》。
......
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南部湖南省的永江县,所以又名永江女书,以前流传在湖南永江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和广西部分的妇女之间。
它形成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是瑶族和汉族两种民族文化交流而产生的、特殊的一种传播于女性之间的文字。传说它起源于妇女的绣花。
......
有着高卢雄鸡美称的法国,即将迎来中国传统的鸡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再度联手欧洲时报旗下法语网站Chine-info,为中法朋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喜气洋洋的新春活动。
在即将到来的“2017金鸡迎春嘉年华”的活动中,除了猜谜语、、玩游戏等大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迎春节目,还有品茶香、穿汉服等在中国都很少见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嘉年华”还新增了“拼七巧板”、“游园会”、“扎风车”等带有浓浓中国味道的迎春活动。
......
金鸡啼鸣传春讯,又近一年春节时。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再度联手欧洲时报旗下法语网站Chine-info,为中法朋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喜气洋洋的新春活动 —— 2017年“金鸡迎春嘉年华”。
......
2016年是一战华工赴法国一百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14万中国人远渡重洋,赴法助战,从事繁重的战勤工作。为纪念一战华工赴法一百周年,缅怀华工功绩,宣扬世界和平,增进中法友谊,由法国多家机构联合主办此次活动。
......
跟雨果一样,巴尔扎克在中国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法国大作家,其作品《人间戏剧》深受人们喜爱。他同雨果一样,也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巴尔扎克的父亲贝尔纳-弗朗索瓦是个“中国迷”,有大量关于中国的藏书。孩提时的巴尔扎克至少读了其中25卷。他后来回忆说:“我的童年是在中国和中国人的摇篮里度过的”。从幼时起,他就开始做“中国梦”,把中国搬进了他的《人间戏剧》。1836年,巴尔扎克在《巴黎纪事》上发表小说《禁止》,借主人公艾斯帕尔侯爵之口表达了对中国的景仰。1844年,他又在《辩论报》上连载小说《莫黛斯特·米尼鲁》。在这部小说和尔后写的《驴皮记》里,他都说中国是一个“迷梦”,能让到那里的人“获得永生”。这里更需提及的是,他曾撰写过长篇文章《中国与中国人》,于1842年分四期在《立法关》刊物上连载发表。
......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文者和民族英雄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高扬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主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統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近代展进步的闸门。他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力促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形势。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呐喊以及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经过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已经成为现实并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前景。
......
印象中国风 2016龙泉青瓷艺术巴黎展将于2016年11月5日17时至11月8日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
展览的开幕式定于2016年11月5日17时,诚邀各位朋友拨冗出席。
......
前言
“感知中国”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自1999年以来先后在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瑞士等国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欢迎和好评。
......
丹麦君儒拍卖和皓轩文玩艺术中心将于2016年5月22日下午3点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君儒秋季拍品征集》活动,特邀央视鉴宝专家现场为广大华人华侨收藏爱好者及法国收藏人士传授收藏鉴赏古玩、书画等方面的知识,为你解疑释惑,一辨真假。
......
每天只有25小时,如何过滤排山倒海的信息?完成繁重吃力的工作与课业?应对突如其来的紧急事件?每个人精力有限,怎样才能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
“记忆大师”戴维思 带着他独特的快速记忆方法,于4月17日周日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广受欢迎,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如此有效的记忆方法,5月8日 ,戴老师再次奉上中法双语精彩讲座,与您一起分享影响了无数人的超强记忆方法。
......
身边总是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在巴黎没有被偷过,就不算真正地来过这里。
这个浪漫之都早就被大家赋予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巴黎斯坦”。
我们不仅要防盗防抢防被骗,前不久还爆出了中国女生因被警察怀疑是妓女而被强行进屋搜查的新闻。要在法国安稳的生活真的那么难?
......
每天只有25小时,如何过滤排山倒海的信息?完成繁重吃力的工作与课业?应对突如其来的紧急事件?每个人精力有限,怎样才能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
“记忆大师”戴维思 带着他独特的快速记忆方法,4月17日周日下午16点,将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 以国粤双语,与您一起分享影响了无数人的超强记忆方法。
......
4月3日周日下午四点,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邀您和沈大力教授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语言文化翻译 。聆听沈教授在多年翻译工作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与大师对话,更好地理解翻译技巧,有效避免一些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令人啼笑皆非而又遗憾的错误。
......
为了迎接猴年新春的到来,“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联手欧洲时报旗下法语网站chine-info,精心筹备了精彩纷呈的“2016迎春嘉年华”,除了写福字、剪窗花等中国春节传统活动,还有品香道、穿汉服等在中国都很少见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更有齐天大圣孙悟空驾着筋斗云,与您共欢庆。
......
雪域高原、红衣僧人、藏传佛教,青藏地区的神秘气质总是让人神往。有人说,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位于青海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1379年,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传承了藏族艺术的传统艺术,包括唐卡、酥油花、堆绣、花架音乐和坛城沙画。
......
20多年前,1992年,一位12岁的加拿大小女孩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发言让世界沉默了……
“在我的生命里,我梦想着看见大群的野生动物,看见到处是鸟和蝴蝶的热带丛林,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我的孩子还能不能看到它们的存在,
你们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也需要担心这些事情吗?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携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将于11月8日至15日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办《与中国儿艺经典面对面——Dramaland中国儿童剧家庭互动展》。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CHINA NATIONAL THEATRE FOR CHILDREN,英文简写CNT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成立于1956年,肩负着儿童戏剧的研究、发展与创新的责任,代表着中国儿童戏剧的最高水平。
......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于10月11日至30日隆重推出系列纪念活动的重头戏:《华侨与抗日战争——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年》图片展。
海外侨胞从来与祖国休戚与共。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重要时刻,华侨华人都为祖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和维护人类和平正义的事业中,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与祖国人民共赴国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国浪潮。从南洋到北美,从财物到人力,从宣传抗日救国到投身前线战场,他们为祖国、为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他们同祖国人民一道,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钢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光荣。
......
您一定听说过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可是您听说过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吗?
您一定知道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的作用,可是您知道广大海外华侨在这场战争中不可磨灭、无可替代的作用吗?
大型纪录片《血脉长城——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向您展示这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却不为众人所知,几乎被封存的历史。
......
百年前,法国汉学家沙畹译注的五卷本《史记》被视为西方学界整理中国史部要籍的第一部谨严精审之作。百年后,班岜诺教授补完“列传”部分,巴黎友丰书局潘立辉先生主持编列了此次出版业务,让九卷本法文版《史记》在西方汉学译著中一枝独秀。
......
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巴黎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讲话中,缅怀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法国友人,特别提及“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
贝熙业(Jean-Augustin Bussière,1872--1958),中学毕业后考入波尔多海军医学院,1895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以军医身份在多个亚非国家工作了近二十年。1913年,贝熙业抵达中国。在华生活期间,他经历了民国的动荡、抗战的烽火,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中法大学成立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1954年,贝熙业与中国妻子吴似丹回到法国,1958年逝世。
......
您了解中式幽默么?
想明白现在中国年轻人爱玩的文字游戏,中式幽默和法式幽默的区别,请来《玩味汉字及中式幽默》讲座。
主讲人Véronique Michel,中文名字:蜜雪儿,出生于法国巴黎。曾供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等等。她精通德文、英文、西班牙文、日文,并曾在中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学习中文,热爱中国文化,目前于中国担当中法两国人民友好文化交流使者。她曾出版过两部关于中国网络语言及中式幽默的书籍:《时髦的中国》和《中国式交流》,给学习中文及想了解地道中国文化的法国人和华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成立于199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中文学校、展览中心、图书馆在内的综合活动中心。
2008年6月,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与国家汉办签署协议,成为孔子课堂。2009年1月,国家汉办许琳主任莅临为欧洲时报孔子课堂挂牌,是法国的第一家孔子课堂。
......
马恩河谷(Val-de-Marne)双年诗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已经是第13届,吸引了来自中国、越南、韩国、远东地区和法国的多名诗人参加,其目的是加强各国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在各场交流会上,各位诗人用母语和法语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
黄建南,号:妙建,笔名:耕夫,大学教授,现居北京。擅长油画、禅意国画、陶瓷画,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并屡获大奖。2015年胡润艺术榜排名第9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初师关山月国画大师指导,早期历时九年步行三万八千多公里,遍游海内外山水胜迹、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大漠乡村城镇体验生活、写生作画。
......
中国画家徐毅《北京胡同与巴黎风景水彩画展》开幕式于2015年3月28日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展览大厅举行。
画家徐毅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水彩画等。他生于北京,长在北京,有着很深的胡同情结。在其画作中,画家以其生动、细腻、写实的表现手法,把北京的胡同与巴黎的街景所表达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貌鲜活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此次画展中的胡同题材是画家多年观察、提炼、反复酝酿后的结晶,饱含着浓郁的胡同文化、民俗气息。每条胡同都有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画家把看似平常的胡同注入了生命色彩,描绘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情趣。画家在巴黎工作的两年里,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熏陶,使其创作更加大胆。他漫步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身背绘画工具,实地写生创作,观众通过画作体味着古老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
......
您是食贪?还是美食家?
只要是喜欢中国美食,3月28日,请来参加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中国美食讲座,一探中国的“八大菜系”!
讲座的主讲人Georges London先生潜心研究中国美食近三十年,他不仅对中国各地美食如数家珍,还能根据中国各省份不同的地理环境及迥异的气候特点来分析这些因素对当地居民饮食习惯所产生的影响。多年来,Georges London先生不仅游走各地宣传中国美食,他还根据所了解的中国美食知识出版了《中国美食之旅》(《Un Tour Gastronomique de la Chine》),本书在“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料理图书”中排名第二,并由此获得2011年美食世界烹饪书籍奖。
......
在法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一行3月1日上午参观了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并与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常务副社长钟诚、总编辑梁扬、副社长陈晓燕举行了座谈。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司长王晓萍、文化司司长雷振刚、宣传司司长许玉明、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何文格,中国驻法使馆领事部一秘李京生等一同走访。
......
写春联,看表演,练气功,跳起舞……2月15日下午,来自法华各界的朋友走进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参加迎羊年华法联欢会,一起红红火火迎羊年。
你知道中国人是怎么过大年的吗?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提供的摄影图片展《中国人过大年》,用镜头反映了中国各地过年的习俗,画面唯美,展示了中国人喜悦迎新春的红火场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中国春节悄悄地走近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年春节期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都会组织一场华法联欢会,旅法的华人与法国友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今年,文化中心还如往年一样,敞开大门,欢迎Gentilly的市民来到中心共享中国年。
......
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为回顾两国在艺术交流,尤其是戏剧领域作出的努力和成果提供了契机。从埃马纽埃尔•罗布莱斯的《蒙塞拉》、克洛德•普生的《浴血美人》、儒勒•瓦雷斯的《樱桃时节》,到维克多•雨果的《千元赏金》与《笑面人》,热情的中国观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观赏了众多优秀的法国戏剧在北京的演出。尽管存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戏剧表达方式,人们消除了偏见,并由此开拓了新的艺术及精神视野。主讲人董纯教授,与她的丈夫沈大力教授一起长期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向日新月异的中国展现法国文化的魅力。
......
为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法国欧中友好协会将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展及少数民族歌舞表演。
时间 :
2014年11月10日
15点-19点:展览及演出
......
伏尔泰撰写了《中国孤儿》,他将纪君祥唯一留给后世的元曲《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公演。伏尔泰认为该剧是悲剧典型的代表,值得向他的同胞介绍。
伏尔泰认为,《赵氏孤儿》可以给法国新的启迪。他想以《赵氏孤儿》来赞美中国人并让法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善良品行和儒家道德。《赵氏孤儿》让伏尔泰感动,因为这出戏可以让他批评十四世纪法国文明的某些虚荣心,而这些虚荣心如同形而上学一样是危险的。
......
2014中华文化大乐园优秀才艺学生交流团法国展演巴黎专场将于2014年10月19日下午15点和晚上19点30分在巴黎ISSY会议中心 (Palais des Congrès d'Issy, 25 avenue Victor Cresson 92130 Issy les Moulineaux) 拉开帷幕。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湖南快乐出发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协办的这两场演出,聚集了从国内选拔出来的19名7岁到21岁的优秀青少年,他们将为大家呈现一台歌舞、乐器、杂技及武术等组成的精彩节目.
......
为展现中国文字艺术的悠久历史,使世人更多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五湖四海同宗地,万系千根始于伏羲台。” 2014年适逢中法建交50周年,为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加强中法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展现中国文字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舞台,中央美术学院与河北省文化厅举办的《情系燕赵•第二届‘仓颉碑’中国文字艺术国际展》将在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揭幕。
......
著名艺术家李台还的油画作品展即将在巴黎揭开帷幕。开幕式将于2014年9月21日16时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这次展览也将作为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放日的压轴戏。欢迎大家届时光临。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艺术家李台还从喧闹中走出,走向至真至纯,通过油画作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弱化技术,弱化艺术规则,复归更为纯粹的精神本身。画面中难以言说的意蕴恰恰是艺术家表达的本身,希望观众们可以有所体悟。
......
气功是中国流传千年之久的一种健身术,当下也很流行。从历史角度看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从现代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
我们还将讨论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通常称为三宝(“精”、“气”、“神”), 通过练精、气、神,疏通经络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
......
陶瓷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制瓷技术曾一度世界领先,景德镇瓷器驰名中外,“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陶瓷大分为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陶瓷工艺在茶具茶文化领域的应用则将艺术与实用性完美融合。
......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成立于199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中文学校、展览中心、图书馆在内的综合活动中心,中心为旅法华人提供了各种展览、讲座、唱歌、跳舞、书法、绘画、气功、武术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法中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极大努力和贡献。
......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诚意奉上别具特色的“双展月饼”,欢迎大家前来观赏!
1. 圆明重光 — 圆明园文化法国展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作和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
......
广东省开平市是著名的侨乡,侨胞在家乡建筑的楼群像碉堡一样坚固。开平碉楼最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华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些建筑群造型别致,种类繁多,具有中西合璧的民居特色,以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建筑风格为主要表现形式, 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
......
中国《汉字》国际巡展法国巴黎展将于2014年6月21日16点30分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这次《汉字》国际巡展巴黎展以图片形式进行。主要介绍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研究与传播以及艺术与意趣。 《汉字》国际巡展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生动全面地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与汉字相关的各种艺术形式。
......
针对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海外中国文物大规模回流以及目前海外“淘宝”队伍的日益壮大的现状,为了提高海外华人的收藏知识和鉴定水平,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对中国古董艺术品有兴趣的侨胞,丰富广大旅法华侨华人文化业余生活,在2013年12月成功举办“共建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化市场 --- 海外华人收藏的意义及策略”讲座的基础上,今再次特邀中国著名古董鉴定专家、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在巴黎举办“中国艺术品的鉴定与评估”,希望通过讲授经典和面对面的交流,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
2014年6月1日,值全法隆重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活动中将举行揭牌仪式,纪念二战期间9位被捕投入纳粹死亡营的死难者。他们当年工作的桑德斯工厂旧址即是今日的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一块用中法文撰写的铭牌将安置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内,一方面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另一方面,也希望下一代记住战争的苦难,希望悲剧再也不要重演。
......
由旅法文化人张汉钧、旅法作家钟敏合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走大巴黎»已在中国面市。此书全彩印刷,图片精美,文字优雅,人文与自然知识丰富,趣味横生。有国内外学者评称“这是一本能提高心智、增进健康的好书。”更有网上介绍“是一本底蕴深厚的海外旅游图书。”
......
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湖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承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团将于5月27日下午14点半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办讲座。
本次名家讲坛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第六届省社科联主席、电视剧《雍正王朝》总监制郑佳明和省作家协会主席、《曾国藩》作者唐浩明两位专家担任讲坛主讲嘉宾。郑佳明教授的讲座主题为:戏里戏外说雍正,唐浩明教授将就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与观众进行探讨。
......
SU Manshu, un moine poète chinois, dit Moine Amoureux
作为第一个将雨果的《悲惨世界》译成中文的翻译家,苏曼殊短暂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混血儿?私生子?僧人?情种?诗人?画家?革命者?
......
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画坛奇才、齐派第三代传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张剑峰将于4月16日至17日,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二楼展厅举办其作品世界巡回展《中国梦 世界梦》。
画展开幕酒会定于4月16日18时举办。
......
开放时间: 10:00 - 12:30 ; 13:30 - 17:30
武隆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41万人,是中国少数几个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块金字招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同时为了配合2014年巴黎图书沙龙上海担任主宾城市活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心中的上海——上海名家水墨画展》。
参展的52件作品出自于43位不同画家之手,质量高、作品优质、主题鲜明,代表了上海水墨画的最高水平,可观赏性极高。非常欢迎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画感兴趣的中法朋友前来观展。
......
2月16日下午,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在Gentilly新址举办了迎马年,华法联欢会。
每年春节期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都与法国全国退休教师互助协会(MGEN)巴黎分会联合举行新春联欢会。今年,联欢会特意放在了文化中心的新址举行。活动共吸引了包括在中心参加各种活动的学员、学生、学生家长,以及Gentilly的市民300余人参加。Gentilly市政府副市长Michèle Cosnard女士、欧洲时报副社长陈晓燕、MGEN的部分退休教师等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
2月16日下午,《活佛父子镜头下的西藏今昔》摄影图片展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展出。
这次《活佛父子镜头下的西藏今昔》摄影图片展所展出的图片均来自于西藏第一位摄影家活佛十世德木•丹增加措及其子——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德木•旺久多吉,向观展的人们讲述着新旧西藏社会变迁的故事。十世德木活佛是清王朝册封的西藏四大活佛之一,也堪称西藏第一位摄影家。他于青年时因缘际会接触到相机,遂拍下数十万张底片,以细腻的触感记录下旧西藏社会的点滴。父子两代以影像衔接记录了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西藏。摄影展展出作品前后跨度80多年,透过父子俩的镜头,让人们更能认识西藏的历史、现实与变化。
......
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率领的侨务考察团2月9日上午走访了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欧洲时报文化中心。
当天,马儒沛副主任一行在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常务副社长钟诚,副社长、文化中心主任陈晓燕,中国驻法使馆领事部一秘李京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欧洲时报文化中心的设施,详细了解了其性能、功用以及开展的活动。马儒沛副主任对文化中心的设施十分赞赏。他指出,文化中心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化作用非常大,要把它办好,利用好。
......
新年的钟声还在耳边回荡,空气中仍然洋溢着圣诞节的气息,中国春节悄悄地走近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年春节期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都会组织一场华法联欢会,旅法的华人与法国友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今年,刚刚乔迁新址的文化中心敞开大门,欢迎Gentilly的市民来到中心共享中国年,为Gentilly添上一股浓浓的中国年味。
......
2013年12月15日上午,位于Gentilly市全新的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打开了大门,举行了揭牌仪式,迎来了第一批嘉宾。中国国务院侨办何亚非副主任,中国驻法使馆邓励临时代办,Gentilly市市长TORDJMAN Patricia,欧洲时报传媒集团总裁张晓贝为中心揭牌。
......
2013年12月15日上午,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了新址揭牌仪式,下午举办了香槟酒会招待新朋旧友。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新址位于GENTILLY市,所处的位置是该市极具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地点。很多久居GENTILLY市的居民都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也对新落户的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充满着好奇。
......
2013年12月15日,由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主办、欧洲时报承办的“中欧华文传媒高峰对话”在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新址隆重开幕。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匈牙利等欧洲十多家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及中国驻法主要媒体负责人齐聚一堂,与到访法国的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何亚非副主任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新址开张好戏连台!揭牌仪式当天,全新的展厅迎来了处女秀:《两岸四地摄影家合拍中国大地24小时十年回顾》摄影展。
自2002年6月起,两岸四地的摄影家们就开始携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合拍活动。首站选在了正式开放民间交流刚刚五年的台湾,摄影家们用镜头随机捕捉台湾人民寻常生活的一天。随后,两岸摄影家们扬起了“合拍中国大地24小时的旗帜”,相继辗转北京、贵州、澳门、西藏、山东、浙江、上海、吉林、云南、青海和新疆等十多个省份,参加的摄影家超过百人。
......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成立于199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中文学校、展览中心、图书馆在内的综合活动中心,中心为旅法华人提供了各种展览、讲座、唱歌、跳舞、书法、绘画、气功、武术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法中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极大努力和贡献。
......
文化交流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依托《欧洲时报》,注重联络东西方,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一方面积极和国内相关文化团体合作,通过展览等形式增进旅法华侨与祖(籍)国的联系,另一方面与主流社会合作,帮助华侨了解法国社会及文化,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全新装修的400平米展厅,跃层设计,风格独特,堪称巴黎798,将成为文化交流领域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