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欧书院开讲一战华工历史
【 发表时间 】 2022年03月01日
法国当地时间12月11日下午3点,欧洲时报文化中心 --- 中欧书院开设讲座,邀请资深媒体人、旅法学者、法华作家、一战华工史专家张汉钧,通过视频直播,为海内外朋友介绍一战华工的历史和故事。
讲座中,张汉钧介绍了自己涉猎一战华工史,与很多华工后代交往的经历。张汉钧介绍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英国为了应付劳力严重匮乏,从中国招募了总计至少达160000名的劳工,以从事战地后勤运输及挖壕沟等繁重任务,这些劳工史称“一战华工”。
一战结束后,大部分华工被陆续移送回国;大约3000多人身亡于西欧,死者或有墓葬可寻或被记录在案;70余人与法国女子结婚落地生根;至于失踪者人数,西方人估计为15000多名,中国曾估计达到27000多名,究竟多少,至今仍为历史迷团。
张汉钧认为,“西欧一战华工”是一个涉及中国、法国、英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一个庞杂的多层面的历史大卷宗,但在六十多年中却湮没无闻。近三十多年来纪念一战华工的复苏,堪称一种公道的历史回报,因为一战华工群体为英法结束欧战作出的贡献是如此宝贵;作为底层民众,为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争取一点话语权做的血汗努力,后世人不应无视。我们这代人揭示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牺牲,责无旁贷;年轻一代应继续对这页历史进行研究与纪念。
张汉钧,196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抵法后,获得经济人类学科深入研究文凭(EHESS)。曾任索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学院(CELSA)客座教席。
著有《法欧热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行走大巴黎》(合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等散文集,专著《不再遗忘:一战西线华工》(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曾以“一战华工,百年回放”为总题,在《欧洲时报》上刊登连载总计60篇。二十余年来,张汉钧执着于中法文化双向推介交流,为法、中及非洲等地的大学、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协会等做各种讲座。
2018年参与了法国导演雷吉斯·普雷沃(Régis PREVOT)执导的法语纪录片“大战中被遗忘的中国人”(Les Oubliés chinois de la Grande Guerre)的策划与拍摄。
文化交流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依托《欧洲时报》,注重联络东西方,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一方面积极和国内相关文化团体合作,通过展览等形式增进旅法华侨与祖(籍)国的联系,另一方面与主流社会合作,帮助华侨了解法国社会及文化,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全新装修的400平米展厅,跃层设计,风格独特,堪称巴黎798,将成为文化交流领域的新亮点。